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江苏 芥墨艺术馆
      分享到:

      以纸为纸 ——颜海蓉水墨展

          (1/7)以纸为纸 ——颜海蓉水墨展

          (2/7)《手套11 》30cm * 30cm 年代:2016

          (3/7)《山门 》93cm * 193cm 年代:2016

          (4/7)《纸上纸Ⅳ》134cm * 195cm 年代:2017

          (5/7) 《手套6 》30cm * 30cm 年代:2016

          (6/7) 《手套2 》30cm * 30cm 年代:2016

          (7/7) 《手套5 》30cm * 30cm 年代:201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以纸为纸 ——颜海蓉水墨展
          展览时间:2017/06/24~2017/07/08
          展览地点:[江苏]-南京市中央路302号创意中央产业园11号楼 -(芥墨艺术馆 )
          主办单位:芥墨艺术馆
          参展艺术家:颜海蓉

        策展人:杭春晓


        以纸为纸——颜海蓉的水墨实践

        杭春晓

        当颜海蓉用浆糊替代墨时,她的水墨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何以惊喜?因为纠缠水墨许久、许久的笔墨问题得以化解。颜海蓉用毛笔书写浓淡不一的浆糊,再覆以不同颜色的纸。层层叠压的宣纸因透明性显现出“被书写的浆糊”,犹如笔墨。这是一种意外的体验:被奉为传统之灵魂的笔墨,在现代主义的经典手段——拼贴中得以重生。笔墨与拼贴,两种完全不同知识系统中的手法,不再是二元对立下的“非此即彼”。相反,它们在作品中相互渗透,最终呈现为不分彼此的交融。

        看上去这只是一种技艺,背后却是新一代水墨画家更自由的认知观念。或可以说,颜海蓉试图通过特殊的技艺检讨曾经的“水墨前提”。水墨作为媒介,在中国承载了太多负担,以至谈及水墨便不可回避漫长的历史。无论革新派,抑或守成派,往往都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二元对立。某种角度看,水墨今日之拓展,首先不取决于视觉表达的结果,而要诉诸认知的前提,即采用怎样的立场面对水墨。很多人看来理所当然的通常就是束缚自由的认识边界,导致或简单否定、或简单肯定的流行话语。对这些话语加以反思,有助于我们释放水墨的自由。

        获得自由的水墨就是从既定美学标准中解放出来,成为新的意义载体。如颜海蓉的“笔墨”,虽然视觉上具有传统美学的质地,意义却大相径庭。它是一种反向提示:神圣的笔墨方式并非通往“笔墨”的唯一法门。此前,因其神化而产生的水墨观念其实都是人为附加的镣铐。而打开镣铐,在颜海蓉笔下则是借助于貌似传统的“异质结构”来完成。何谓异质结构?即用拼贴手法发挥浆糊不同的粘稠度,再辅以中国画托裱工艺保留类似于笔墨的痕迹。这种类似笔墨的视觉形式,成为了颜海蓉独具个人特征的艺术语言。它在传统语汇中融入现代主义手法,将两者统一为恰当的视觉质地,并在传统、现代两个维度中挑战了习惯看法。显然,面对诸多新媒介冲击,绘画怎样跳开封闭的形式结果,让意义发生在更为开放的场域,成为所有画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颜海蓉的“拼贴笔墨”,亦然。作为辨识度超强的语言,画家在意的并非它塑造的图像结果,而是可能的表意空间。诸如托裱行为,本身就隐含了展现及保存画面的“语义”。以其沟通、显现“笔墨”、“拼贴”,即将托裱行为原本具有的意义纳入到了作品最终的意义显现。这使颜海蓉的水墨创作过程具备了生产意义的能力,而非习惯中生产图像的工具。

        从创作行为拓展“意义生产的方式”给画家带来了更为自由的空间。既然行为隐含的意义能够进入作品的最终结构,那么物质材料为何不能同样如此?沿着这种开放性思维深入前行,颜海蓉的水墨走到了传统水墨未曾涉及的认知边界。正如展览中描绘纸团的作品,图像并非意义生产的关键点。关键在于,这些被画出的纸就是“纸”本身。得益于独特的“拼贴笔墨”,画中纸团被细腻的类似渲染的痕迹塑造出传统水墨质感,但细细辨识却又完全不同于传统。无论视觉构成,还是拼贴组合,作品在传统质感之外充溢着某种视觉现代性,以及传统并不具备的冲击力。然而这并非画家的关注重点。颜海蓉更注重“以纸为纸”背后隐含的认知模型。

        如果说“以纸为纸”充满了理性思辨色彩,那么颜海蓉的作品却让“理性”得到了直观的显现。她在深黑底色上“描绘”白色的褶皱纸团,视觉干净而充满张力。没有多余元素,仅是纸张本身。仿佛一个视觉陷阱,这些看上去被“笔墨”画出的纸,其实本身就是“纸”——基于托裱被塑造为纸团。发现了这一点,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遭遇冲击:习惯中的绘画是对物的虚拟再现,并非物本身。因为,绘画是“画——物”二元结构下的认知对象。但颜海蓉却消解了这种结构。她“画出”的纸张,就是“纸张”本身。于是,绘画概念从“画——物”变成了“物——物”,并因此重构了关于绘画观察方式的理解。

        对颜海蓉来说,“物——物”结构的绘画观并非空穴来风。恰恰相反,如同将“笔墨”消融于“拼贴”一样,她以解构主义方式重新检讨的绘画观也正是传统“以物观物”的认知传统。它源自老子的“以身观身”,至庄子《秋水》被明确为“以物观物”,即在观察、体认世界的过程中去除“人为”,正所谓“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剔除“我”而进入的世界,正是物自身的世界。这一源于东方朴素的、思辨的体悟,在颜海蓉手中与西方不断“去主体”化的哲学反思获得了联姻,并最终显现为“以纸为纸”的视觉方式。

        至此,颜海蓉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体悟。无论语言本身还是图像意图,绘画不再是封闭的视觉再现系统。相反,它承载了极为开放的意义空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感官与思辨之间来回游走。显然,这是传统水墨无法带来的经验。

        2017年6月16日


        自述

        说起来遭遇总是好奇心的开始。在传统绘画中浸染多年,也很难说清楚影响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或者我们又从中形成了怎样的牢不可破的情结,只是这样日复一日地钟情着某一山、某一石、某一水。忽然有一天遇见了一种纸,很喜欢。它白,却不是那么冷;薄,但含蓄温暖,透过光能窥得云朵般的絮状;亮,如蚕丝般的柔和顺滑。于心里惦记着,总想拿它做点什么。

        这惦念便是这次展览作品的缘起。无目的地游走在经验之外一一发生,碰撞,迷茫,回应,偏差,清晰,交汇。以纸为媒,犹如旅行,每一次出走都像解一道没有答案的谜题,仼意的思绪阻断又可能引出另一条路径。比如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正在装裱店里静静等待装裱的八张作品,怎样去弥补这些作品的缺席,来不及悲伤,隔日去到已然一片焦土的现场,试图寻找它们的踪迹。各种碳化的物质和着泥水似乎还留有余温,面对残酷的现实,重新思考失去的作品,于不完满中寻找新的生机。如此这般,伴着作品一起经历那些未可知的人生,患得患失,小心翼翼,偶尔兴高釆烈,陶醉适意。

        在纷乱的世事中,用作品浅诉自己的所思所想,再藉由它们反观正在固化的价值,这或许就是"我"和"作品"同时存在,交织在一起的双重人格。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83(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