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04/22■《中国文物志》编辑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
|
|
4月21日,《中国文物志》编辑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并讲话,《中国文物志》编委会顾问郑欣淼,编委会主任励小捷、刘玉珠,审稿专家马自树、总编纂董保华、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关强出席会议并发言。
李群在座谈时指出,编纂出版《中国文物志》是一项重要文化典籍工程,是国家文物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举措。《中国文物志》的编纂出版,赓续了延绵千年的修志传统,实现了新时代方...
详细>>
|
|
|
|
|
|
04/20■《江南情缘:陶文杰彩墨画作品集》发布
|
|
|
《江南情缘:陶文杰彩墨画作品集》 陶文杰/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江南情缘:陶文杰彩墨画作品集》汇集了近年来陶文杰彩墨画百余幅作品,这些作品是陶文杰多年来对江南这方土地一种情怀,作品中无论是江南古镇街巷、水乡风光、还是人文风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陶文杰的彩墨画是将油画的质感、原重,色彩丰富性融合在国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素,特别在构建和艺术表现力上作了多种尝试...
详细>>
|
|
|
|
|
|
04/20■春来书林绿新枝——张建军《中国山水画理论史》读后
|
|
|
《中国山水画理论史》 张建军/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张建军教授的新著《中国山水画理论史》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付梓问世,受到艺术史学界和读书界不少人士的关注。阅读之余,作为绘画史研究的同行,略谈几点阅读的心得与感想:
一、山水画为中国画的大宗,自近代西方艺术理论“东渐”中国,借用西方艺术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思考中国山水画理论,成为学术界的潮流,有多种著述问世。张教授专注于...
详细>>
|
|
|
|
|
|
04/17■四川美术学院:打造“书法概论”课程改革新模式
|
|
|
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深化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索书法艺术人才培养新途径。立足“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教学目标,秉持“学生发展中心、高级思维能力培养、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通过“AI+”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书法概论”艺术课程改革新模式。
内容拓维 汇古通今新架构
“书法概论”课程构建“三...
详细>>
|
|
|
|
|
|
04/14■由项元汴鉴藏揭开美术史一角
|
|
|
封治国是一位杰出的油画家,他撰写的《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更是把艺术的个性与学术的沉思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而且含藏着诸多启人深思的问题。
在中国,自宋代以降,美术收藏史形成一部特殊的美术史。收藏家多为艺术家或艺术赏鉴家,如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徵明,都是大收藏家。但有藏品传世的收藏家中,项元汴堪称独树一帜,无人能与之比肩。古代书画中的赫赫名迹,总有他的藏印,若无其印痕,倒令人有些不...
详细>>
|
|
|
|
|
|
04/13■文徵明的书画之路:从科举失意到艺术巅峰的文人蜕变
|
|
|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明代吴门画派的核心人物。他早年九试科举不第,却在诗文书画中开辟出一条文人艺术的通天之路。其艺术生涯以54岁入京任翰林院待诏为分界:前期浸淫江南文人圈,后期归隐苏州专事创作,最终以90岁高龄成就“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笔者作为吴地后学对文先生的书画艺术成就倍加推崇,本文试图对其书画之路、艺术成就 、艺术教育、艺术价值、艺术基因、笔墨密码、精神地图等进行探究和深度观察...
详细>>
|
|
|
|
|
|
04/13■以AI为支点 撬动美育无限可能
|
|
|
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美术教育生态。从课堂实践到跨学科创新,从技能传授到人文素养培育,AI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边界,更催生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AI浪潮下,美术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机遇之下是否有隐忧?
AI融入课堂,传统教学玩出新花样
“以前在课本上看《步辇图》只能看到静止的画面,今天通过AI对话系统,我竟然和画里...
详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