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06/18■有感于南溪的近期水墨画
|
|
|
南溪近期所画“墨点系列”,已由他早年追寻传统山水境界转向了探求当代水墨话语之境。南溪多年国内外二地的生活方式与大文化的背景造就了他的艺术体验所形成的独特的水墨语境。如果说南溪以二十几年所探索的山水笔墨结构为他架构了以笔墨符号的秩序性来传达他对当代文化的体验与认识,不如说他仍是一位迷恋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追寻者。庄子由技讲道的理念深深影响着南溪的探索,南溪崇敬于范宽忠厚式的山水,千点万点塑造出温...
详细>>
|
|
|
|
|
|
2012/06/18■生活似群山,情似溪流
|
|
|
夏日和朋友们常去湖中游泳,炎热的太阳逼得我们爬出水面,匿形树下,树影洒在身上的斑点,让人觉得挺有意趣。傍晚也到水里去,湖面被我们泛起的浪波映出夕阳的余色,一层暖,一层冷,柔和极了。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一股情绪在画面上绕来绕去,似乎也有些光的意味,可总是不自然,无奈只好搁浅了。隔些日子,在一次作画中,偶然发现水滴在纸面上再敷墨色呈现出一个斑点,这个瞬间使我一下想到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光点上。由此而引出...
详细>>
|
|
|
|
|
|
2011/10/06■空气(节选)
|
|
|
在现实生活中,“错位”是经常的事,打开电视与其说是在“看”不如说是在“翻书”,想看哪页就翻哪页,人的视觉和空间在不停地移位,心理的变化也随着日常琐碎的习俗而不停地跳跃,其实生活中的错位与自然空间的错位始终是在一个永恒的律动中循环着,它是一个从错位到复原的整体。四季的轮回,像水一样经过湍急的流程都要转回博大的江河,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文化空间。从传统的绘画中看空间,仍能寻到它的轮回方式,线与线...
详细>>
|
|
|
|
|
|
2011/10/06■正视传统,观创未来——看青年画家谢锦华的画
|
|
|
谢锦华同学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4节山水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的学生,他为人谦和,尊师助友,勤奋学习,尤以赤子之心对传统文化艺术酷爱研学,并以此学术方向狠下功夫。他曾于2002至200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研究生班进修深造、深入学习了传统画论和研究传统笔墨的文化内涵,他以《范宽的溪山竹旅图浅谈》、《论黄宾虹的美学思想》等论文显现出其对传统的文化的学养和思考,这也正是一位学者型画家的学术方向。...
详细>>
|
|
|
|
|
|
2011/10/06■敦厚的风格
|
|
|
长江是一个敦厚朴素的人,他以淳厚的笔墨虔诚领受着自然的沐浴,他以心性的清澈体味着朴素的境遇,在修养、学问、造型、笔墨和心体的融合中,逐渐形成了长江稳定的造型范式和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长江在人体造型和素描艺术中以古典主义语言方式创造了凝重而写意的造型风格;在石版画与水彩画的语言中表达了现实主义的诗性风格;在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形式上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笔墨手法进入到以形写心、以神造境的笔墨风格...
详细>>
|
|
|
|
|
|
2011/10/06■关于写“意”——寓物取象,心于象合(节选)
|
|
|
明代艺术家沈周曾著有一篇杂文《听蕉记》(收录在一本明文选里):“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也,声假雨也。雨不集,而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之为声,蕉雨故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成声,声与耳又相能而入也。迨若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
详细>>
|
|
|
|
|
|
2011/10/06■当代大写意花鸟画最杰出的代表 《笔墨张立辰》学术研讨会(之十五)张立辰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似与...
|
|
|
老师让我做一个总结我非常荣幸。这次研讨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先做一点自己的感受发言。
“笔墨张立辰”展览这几天在学界、画界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体会到这次非常难得,看到了张老师20多年的作品,集中了张老师在笔墨当中的探索轨迹,当我们站在张老师的画面前的时候,有许多作品让我们感动,这种感动我体会到是在张老师画当中有一种对善的感知,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对当代文化的反...
详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