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10/05■独白的力量——谈张晓刚的九十年代创作
|
|
|
八十年代,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贯穿着集体命运使命意识的主线,在减少了题材上宏大叙事的同时,在精神诉求方面一如既往地表现对于宏大问题的关注,即使在形式探索方面也普遍带有悲壮的宣言样式。在八十年代末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之后,对于艺术的迷惑情绪蔓延开来。
进入九十年代,文化历经近乎休克的短期徘徊后,迅速转向艺术本体的探索,并逐步成熟起来。文化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详细>>
|
|
|
|
|
|
2011/10/05■张晓刚:绝地逢生
|
|
|
“当你的画卖100美元时心里很踏实;等卖到100万美元时,却很麻木,甚至有一点点惊慌。”张晓刚曾经这样说。他记得,自己第一张画卖了100美元时,那是实实在在的高兴;当被别人认为值100万美元时,他觉得好像在说另外一个人。这幅卖到100万美元的作品,他当时拿到了大概5000美元。他更看重的,还是别人说他的画很好。
他是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而正是这种反省给了他冷...
详细>>
|
|
|
|
|
|
2011/10/05■从孤独的个体到炽热的市场---《张晓刚书信集》读后
|
|
|
书信越来越成为研究当代艺术史的重要材料。相比那些杂志、报刊等公共媒体夹杂的一丝不苟的文字和心怀叵测的话语,它能让我们触摸那些鲜活的心灵。我在研究80年代理性思潮时,曾将历史材料分为发表与未发表两类,其中,书信就属于未发表的私人材料。这些不面向公共空间的文字,多少年后更能向我们真实地呈现那些人、那些事。1980年代至1990年代,艺术家们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在黑夜中涌动的文字,帮助我们揭示那段...
详细>>
|
|
|
|
|
|
2011/10/05■张晓刚透过“16∶9”看世界
|
|
|
艺术家张晓刚的母亲于今年去世。他最为人所知的《大家庭》系列作品中那个瓜子脸、小嘴、两道细细的弯眉的女人原型,就是他的母亲。母亲去世后,张晓刚在可以映出人影的钢板上绘制了作品《母亲的灵魂》,画面中只有斑驳的老家具,一如母亲在世时那样陈列着。如今,这幅作品正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
此次名为《16∶9》的展览展出了张晓刚于2010年的油画新作。绿墙、黄孩子、灯泡、...
详细>>
|
|
|
|
|
|
2011/06/13■论张晓刚
|
|
|
在当代中国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艺术家中,张晓刚是一位独具特色而又不断演变的油画家。
1977年—1992年在四川美院就读期间,张晓刚以《天上的云》、《羊群远去》等作品开始为画坛注意。其作品和具有社会批判性的主流倾向相比,表现出个人对大自然及草原生活的特殊感应,接近凡?高而离距怀斯。与周春芽、陈卫闽、叶永青等人一样,属于乡土绘画中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一脉。
198...
详细>>
|
|
|
|
|
|
2011/06/13■张晓刚 卡夫卡式的艺术家
|
|
|
从去年开始,张晓刚的画在拍卖会上屡创新高,他的名字很快飚进了全球当代最著名的画家之列,并创下了活着的亚洲画家的拍卖最高纪录。
位于北京城郊的酒厂艺术园,在烈日下燥热而安静。酿造二锅头的废弃厂房,改造成艺术仓库,已经不再飘散酒香,但还常常有人,不厌其烦,大老远驱车前来,去敲那一扇扇紧关着的门。下午起来,穿着汗衫大裤衩的张晓刚,应声出来开门——门外站着六七条人,分属于日本、...
详细>>
|
|
|
|
|
|
2011/06/13■经验身份与文化判断
|
|
|
提问者:黄专
回答者:张晓刚
时 间:1996/ 8 /2
地 点:成都沙子堰
发表在《画廊》杂志1996年双月刊第5、6期P8-11
岭南美术出版社
黄专:“大家庭”标志着“中国经验展”之后,你的作品的一次根本性的变化,类似炭精画法和典...
详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