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10/12■半山堂随笔
|
|
|
岁末天阴,伫立窗前,天地昏莽,浊气压城,心恐有雪,一派萧瑟气象,便生出无限思绪。
凡作画状物易,形色亦易,言情难,呈象更难,何也。状物者物由外来,形色者犹可借鉴,目之所触,迁想妙得。情由心生,非具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气象紧由性现,非有天授,文修之品质而不能见。长于言情者如明人之画;重于气象者唐宋者如。元画重在品格气质之美。画人不可不察耳。
...
详细>>
|
|
|
|
|
|
2011/10/12■道理 情理 画理
|
|
|
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但并不是不可说。实际上每一时代的人都作出了适应时代的新阐释,当代也是这样。我认为道就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形态的总体把握和切身的体悟。什么是世界的存在呢?实际上每一件事、一个单位、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存在方式。在西方就是对立统一的线性无限运动的方式;而中国则是相戚相关,其运动形态是太极图式的浑圆的滚动的方式。但对于道,关键不是知道,而是体悟,知道容易,做...
详细>>
|
|
|
|
|
|
2011/10/12■艺文杂记
|
|
|
在中国画的品评体系中,“好古尚古”一直是一个恒定的标准。这种毋庸置疑和与生俱来的态度说明什么呢:是这个民族天生就不具备创造力?还是这个民族冥冥之中维护和延续着一种与其存亡息息相关的神秘精神或观念。否则数千年来物移人非,星转斗移,此一观念却从未改变呢?
因此,信而好古的观念必然是代表了民族繁衍和维系和平生存状态而必须遵守的信念。人有信必好古,古者信也,这是民族道德的基本要求...
详细>>
|
|
|
|
|
|
2011/10/12■天眼观色——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国画色彩之意义
|
|
|
对中华文明的特质研究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又复杂,更何况这个文明的某一领域的研究。学者们今天有感于它的庞大体系,往往又停留在有感觉而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或不敢轻视系统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导致对某一系统本质研究的迷失或空泛。抑或干脆割裂与此相关的看似不重要的联系,企图达到对某一系统的独立且清晰的把握,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常会坠入“风筝断线”般的尴尬境地,使其变成因一厢情愿式自说自话而丧失其意义。...
详细>>
|
|
|
|
|
| | |